|
|
|
羅馬競技場之皇座的設計 為歷史立像 五萬個座位要坐滿 熱鬧最好 精心佈置舞台 有森林和沼澤地 有鬧市和老胡同 戰鬥要新鮮 狩獵夠真實 才對得起叫做歷史的 殘酷劇場 陽光太猛 要在頭上加蓋 天氣太悶 要在旁邊搧風 要讓所有人都有看的權利 要讓層級分明 巨像俯瞰全景 上賓最前 貴族在後 富人可優先 公眾請排隊 無知者站在最遠 只管歡呼吶喊 別讓他們看真 所有的祭壇 都要貫徹以皇權為神的指導: 敬畏自然時,只能動物獲勝 敬畏文明時,只能武器獲勝 不能視人為英雄 要讓萬民以死為娛樂 以我皇為依歸 裸身的死刑犯 以生命作賭注的角鬥士 還有各種飢餓的野獸 都在黑暗的囚箱裡靜候 既定的命運 皇座上手指一揮 “送上來!” 沉重的鎖鏈 隨波逐流的滑輪 地牢裡在囚的樊籠 再與陽光相見 是時候了 最後的苦路 以風為由 催淚的沙塵暴 觸動了開戰的號角 以血着色 寫進史詩的戰場 他日將以誰命名? 陸奧雷 注:圓形競技場/劇場,外文較常用的名稱皆以Colossus為詞根,本來解作巨像,約在中古時期演變為解作大型圓形場地,此源於羅馬帝國第五任皇帝尼祿在位時期,羅馬競技場旁有一座他本人的巨像。此像今已不存在,但其名字流傳至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