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低報阿片類藥物成癮風險
美強生被判賠逾四十六億
【香港中通社廿七日電】當地時間廿六日,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地區法官作出一項歷史性判決,認定強生公司應為該州阿片類藥物泛濫的危機負責,判其賠償五點七二億美元(折合約四十六億三千萬澳門元)。這是首次有州一級的檢方就藥物濫用問題告贏了大公司。強生公司表示將會提出上訴。
涉嫌欺詐推銷阿片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俄克拉荷馬州克利夫蘭郡的地區法官巴克曼在判決中指出,阿片類藥物危機正在俄克拉荷馬州肆虐。被告(強生旗下製藥公司楊森)“就其藥物和阿片本身開展了錯誤和虛假的市場宣傳,這明顯違反了俄克拉荷馬州的相關法律”。判決稱,強生及楊森故意低報藥物成癮的風險,並獎勵多開相關藥物的醫生,從而助長了阿片類藥物的流行。
涉案的是強生的兩種含有阿片的止痛藥Duragesic(多瑞吉)和 Nucynta。
當日,檢方律師、俄克拉荷馬州檢察官邁克 · 亨特在庭上表示,阿片類藥物濫用現象已經成為“美國史上人為造成的最大公共健康危機”,“俄克拉荷馬州正遭受着阿片類藥物的威脅”,這一危機是強生公司的“貪婪”所致,強生就是“主謀”。
據報道,法官最終判決的五點七二億美元賠償金額,則遠低於州檢察官要求的一百七十二億美元。檢察官主張,強生公司應為該州六千多名死於相關藥物濫用的居民及其家庭負責。
對於這項判決,強生則表示將提起上訴,其律師在一份聲明中強調,“楊森沒有造成俄克拉荷馬州的阿片類藥物危機。”該公司對危機的受害者表示同情並承諾幫助,但強調判決“是對相關法律的錯誤運用”。
另一訴訟九月開庭
俄克拉荷馬是正在起訴製藥業巨頭的多個州之一,該州的案子是最早進入審判階段的。另外,一宗類似的聯邦訴訟將於九月在俄亥俄開庭,其中包括超過二千個指控強生公司造成藥物濫用的案例。
法律專家表示,律師和檢察官們正密切關注着俄克拉荷馬案件的結果,而被告的製藥公司們希望從中尋找到辯護的策略。
據世界衛生組織介紹,阿片類藥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嗎啡等,是從阿片(罌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衍生物。主要用於鎮痛,反覆使用易使人成癮。
40萬人濫用阿片亡
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數據,一九九九年至二○一七年,美國近四十萬人死於阿片類處方藥物濫用。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今年三月起,俄克拉荷馬州檢察官着手對三家阿片類藥物生產商——美國強生、美國普度製藥、以色列梯瓦製藥提起訴訟。另兩家藥廠均已認罪,並與檢方達成和解,分別支付二點七億和八千五百萬美元的和解費。強生公司堅持不認罪。
據路透社報道,今年五月廿八日,該州檢察官對強生公司提起訴訟,並尋求高達一百七十五億美元的罰款。
有統計顯示,過去三年間,美國法院判決強生公司向消費者賠償超過五十億美元。在全美,強生累計需要面臨的類似法律訴訟案還有超過一點三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