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話識詩歌
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描寫自己辭官歸故里的生活,自由自在,所謂“無官一身輕”。粵俚說的:“食少啖,瞓多覺。”是也。當然,他不單只是食共瞓,只是沒有手機,那麼他就以讀書消磨日子。他的讀書有別於在學兒童,他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得意忘形,撫心自問,我的讀書方式,稍異於五柳先生的“不求甚解”,近似之處,也有四字:“求其是但。”
記得當年讀過一首魏晉北朝的四句詩歌,詩云:“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既高飛,羅將奈何。”憑直覺去理解,北山所張的羅網,定是捕獵者所設,然而南山的烏,不是傻乎乎的“”,牠十分機警、聰明,牠不飛向北山。“烏既高飛”,還說一句:“羅將奈何!”大有“吹咩”的奡岸得意感。
近日又讀書,這書是消閒讀物,名曰《搜神記》。人皆稱之為“神話故事”,而我讀這一篇,則百分百是“鬼話”,有點像《聊齋》,不過它是以詩歌形式着筆,篇名曰《紫玉韓重》。話說:吳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童子(不是小孩子。童者,未成年之稱,年十九以下皆稱童子)年十九,有道術。女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之後韓重學於齊魯之間,臨去,囑其父母遣媒向女家求婚。夫差怒而不許,紫玉結氣而死,葬於閶門之外。
三年,韓重學成歸來,詰其父母有關問聘之事,父母以實情相告。韓重哭泣哀慟,具牲幣往弔於墓前。紫玉鬼魂從墓出,見韓重,流涕,左顧宛頸而歌。歌正是我從前“不求甚解”的歌:“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既高飛,羅將奈何!意欲從君,讒言孔多。悲結生疾,沒命黃壚。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長,名為鳳凰。一日失雄,三年感傷。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逢君輝光。身遠心近,何當暫忘?”
矇查查,咖啡當奶茶;戇居居,廁所當茶居。至此我才醒悟:覺今是而昨非。
冬春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