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地圍欄矮易生意外
早前本欄提到觀音像休憩區自由波地使用感有待提升,當中有波友提到,自由波地的圍欄不夠高,擔心出意外。其實本澳有不少體育場地、設施,同樣有類似問題。
如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停車場旁的露天三人籃球場,圍欄高度與籃板高度相若,波友打波有可能打出場外,以致打中停泊的汽車。有車主就曾笑指“唔好彩爆玻璃無仇報”。雖然發生此類意外機會不大,不過反映場地圍欄高度不足的問題。
說起球場圍欄矮,相信不少球迷第一時間都會想起鮑思高及蓮峰。兩個球場近住宅民居,當中鮑思高僅一街之隔,落街有波睇,小球順理成章成為最多觀眾的賽事。
不過球場細,周邊的圍欄同樣比較矮。若果是日常踢吓衛生波,場地圍欄設施仍足以應付,但正式聯賽等大型賽事,球員腳力足夠,一腳解圍時,很容易大腳清出場外,路人有機會食波餅。若剛好打中汽車,甚至電單車騎士,可能發生交通意外。工作人員要走到馬路上執波,同樣險象環生。
露天籃球場打出場外,最多可能只會造成財物損失,但比賽場地圍欄高度不足,相關問題更需關注。
賈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