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人口十年減逾千萬
【中新社北京十一日電】數據顯示,二○二○年,東北三省總人口九千八百五十一萬人,規模依然較大,但比十年前減少了一千一百○一萬人。東北地區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為百分之六點九八,與二○一○年相比下降一點二個百分點。
此外,東北地區老齡化程度較深,六十五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百分之十六點三九,提高了七點二六個百分點,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針對這些情況,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稱,東北地區人口的減少,受到自然環境、地理環境、人口生育水平和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他解釋說,東北處於高緯度地區,冬季相對漫長且寒冷,一些東北人口向比較溫暖的南方遷移流動,這也是全球許多國家人口遷移流動的趨勢性特徵,歐洲、美國都有這種現象。
此外,受生育觀念、生育行為等因素影響,東北地區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長期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東北地區經濟正處於結構調整的攻堅期,沿海一些經濟發達省市多樣化的發展機會和就業前景,對其他地區包括東北地區的人口有較大的吸引力。
城市發展基礎較好
不過,寧吉喆指出,東北地區出生人口性別比為一百○六點三,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並且處於正常範圍。而且,該區域人才儲備豐富,擁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佔總人口的百分之十六點七五,十五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十點一六年。
東北這兩個反映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指標,都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此外,東北地區城市發展基礎較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百分之六十七點七一,從全國來看,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