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上次修復傳統物料未乾透而剝落
鄭屋夯土牆再現毀損痕跡
【本報消息】“世遺”鄭家大屋近媽閣街一側的夯土牆又出現疑似毀損痕跡。文化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新毀損痕跡推斷是颱風後,對上一次修復的傳統物料未完全乾透,附着力不足而剝落。
成人半隻手臂咁長
現場所見,今次出現疑新毀損痕跡有一條、呈垂直狀,約有一個成年人半隻手臂般長,雖然沒有月前出現一條長達八米的刮痕那麼嚴重,但痕跡也十分清晰明顯。
文化局回覆本報查詢時指出,根據翻查閉路電視錄像顯示,未見有車輛碰撞到夯土牆。按巡查報告,其在上月十九日出現,該位置是對上一次刮花後修補的位置。按現場剝落情況,推斷是颱風後,早前修復的傳統物料未完全乾透,令附着力不足而剝落。為此,局方將盡快因應天氣情況按原材料原工藝修復。
現時,當局已在夯土牆對開的狹窄路段增設減速丘、反光標記等裝置,並實施每小時二十公里車速限制規定;文化局每日派員巡查,並在該路段安裝監控設備,持續長期監察牆體狀況。
無新保護措施出台
為了加強對鄭家大屋夯土牆保護,日前文化遺產委員會舉行平常全體會議,就夯土牆的保護措施等事宜諮詢委員意見,包括就有關路段大型車輛通行管理、交通設施配置、行人安全規劃、駕駛者宣傳等提供具體優化建議,文化局指在整理委員會意見,再提供交通事務局考慮。惟仍未及有新保護措施出台,夯土牆又發生上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