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提核改圖博取好名聲
美國媒體十一月二日披露,美國政府將在十一月舉行一系列非公開會議,以確定應否改變當前的核政策和轉向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消息一出,美國的盟友急紅了眼,正在遊說美國不要放棄“先使用核武”政策。
按照消息人士說法,議題有許多方面,包括華盛頓放棄用於數十年的核實力升級計劃,以及縮減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時期批准的新武器生產計劃的可能性。此外,白宮也不排除修改核武器使用方面政策的可能性。這是指轉向所謂“唯一目的”原則——這意味着美國只會在特定情況下使用這種類型的武器,例如為遏制其他國家或作為報復措施。
十月二十九日,英國《金融時報》披露,對美國拜登政府探討“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擔憂加劇的日本、英國和澳大利亞等盟友,正在遊說拜登政府放棄該政策。包括日本在內的盟友擔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將導致對擁核國家中國和俄羅斯的威懾力下降。
按理說,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對全世界而言都是一個非常有利的事情,然而西方國家卻急紅了眼反對,表現讓人失望。
對於美國的盟友而言,美國如果承諾了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對他們國家安全“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畢竟還有俄羅斯在歐洲“虎視眈眈”,要是美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麼俄羅斯將“毫無忌憚”。德國防長前不久用北約將使用核武器來警告俄羅斯,現在美國突然撒手不管了,這相當於抽走了北約的底牌,他們肯定不能接受。
其次,對於歐洲以及日韓等國而言,中國和俄羅斯帶給他們的壓力太大,如果美國和中國一樣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相當於是給中俄兩國送上了一份大禮,將讓他們不再享受美國“核保護傘”的庇護,這嚴重損害了他們的利益。
眾所周知,在美國霸權主義的保護下,這些西方國家作威作福慣了,現在美國老大突然說要收起了他“最銳利的矛”,這些盟友當然要急眼了。實際上他們追求的是單方面核安全:己方的核權力盡量擴大,對方的核權力則要盡一切力量壓縮。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這個議題在美國已經不止一次地被提出,早在奧巴馬總統時期,就有關於“無核”的爭論,當時也是由於日本等盟友的反對才無疾而終。拜登政府再次提及,無非是再度“搞事情”,為了博取一個好名聲罷了,實際上美國對核武器的研究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之前,美英澳三國結成所謂的“安全夥伴聯盟”,美軍公然違反《核不擴散條約》幫助澳大利亞獲得核潛艇。最近美軍F-35升級可攜帶新型B61-12核炸彈,而且還要部署到亞太戰區。毫無疑問,美軍所面對的對手身份不難猜測,這種隱形戰鬥機與核彈的組合,也是一種史無前例的威脅,甚至可能導致人類距離全面核戰爭的門檻近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