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蔬菜供應充足
【中新社北京四日電】九月底以來,中國蔬菜價格快速上漲,某些品類蔬菜價格甚至超過肉價。中國農業農村部四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對蔬菜供給和價格情況進行介紹。
菜價上漲四大原因
中國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近期,中國蔬菜價格出現了普遍上漲,農業農村部監測的廿八種蔬菜十月份批發均價是每公斤五點二五元人民幣,環比漲百分之十六點七,同比漲百分之十一點七,這個漲幅比常年同期都要大一些,尤其是菠菜、生菜等葉類菜上漲更為明顯。
“最近菜價上漲較多,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唐珂表示,一是九月以來北方地區多年不遇的秋汛和洪澇災害導致蔬菜上市量有所減少;二是今年以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上漲增加了生產成本;三是汽油、柴油價格上漲使運輸流通成本明顯增加;四是一些北方設施蔬菜主產省電力供應不足,影響了蔬菜集約化育苗和工廠化生產。
展望後期蔬菜供給和價格走勢,唐珂表示,經過全面調度,可以明確當前及往後“兩節”期間,全國蔬菜生產總體是正常的,災害影響是局部的、階段性的,影響的只是部分品種,除菠菜、油菜、生菜、芹菜等葉類菜因災略有減產外,其他主要品種面積和產量都略有增加,供應總量充足,消費者不用擔心。
蔬菜生產恢復正常
唐珂表示,從全年看,預計全國蔬菜面積三點二億畝,產量七點五億噸,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一左右。預計未來三個月後即“兩節”前後,蔬菜供應量可達到兩億噸、增加七百萬噸。也就是說可以為每人每天提供三斤蔬菜。
“實際上,從十月中下旬以來,北方地區多晴好天氣,蔬菜生產已基本恢復正常,採收上市量會陸續增加,近日全國總體菜價的漲幅已經收窄,不少地區菠菜、生菜等綠葉菜價格開始明顯回落,這就是供求關係在改善、在變化的反映。”唐珂表示,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抓好“南菜北運”基地和北方設施蔬菜生產,擴大市場供應量,聚焦市場需求大的廿八種主要蔬菜品種,積極引導擴大種植,做好指導服務,抓好產銷銜接,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責任制,切實保障今冬明春特別是元旦、春節和冬奧會期間的蔬菜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