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倡街市轉型多元化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將於明年生效,有北諮委建議當局參考外地,在街市內設多種類型商店,配合社區發展鼓勵街市轉型。另有委員反映望廈巴士總站巴士路線太少,未能發揮很大作用,建議增設離島路線。
《公共街市管理制度》將於明年生效。委員陳智榮稱,現時街市公共攤位有一定種類規定,建議政府容許部分相關及相近商品給予同一類攤販經營,而非精細分工,避免浪費。同時考慮參考外地案例,在街市內設書籍、文創、潮牌、舊物等類型的商店,配合社區發展鼓勵街市轉型。另外,可考慮在節假日時制訂特別主題,容許部分街市攤販在期間豁免原來服務種類,售賣其他商品。
定期檢測電力裝置
本澳大廈公共電力裝置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委員黃笑珊建議政府盡快設置專責權限部門,立法規管大廈業主定期檢測電力裝置安全。同時優化及加強投放資源培育本地專業電力從業人員。
委員劉佐春指,“一戶通”開啟了卡包功能,免除市民隨身攜帶各種實物證照的不便,期待政府推動電子化工作。留意到一些部門仍會用掛號信寄送信件給市民,希望政府檢視其必要性,或讓市民選擇接收重要郵件形式。
望廈總站宜增路線
望廈巴士總站於上月正式啟用,委員梁露欣表示,總站內只得27號及MT3兩條巴士路線,未能發揮很大作用。建議適當延長MT3服務時間,以及考慮總站增設石排灣路線,分流乘客與方便居民上、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