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憙用音樂治癒人心
樂壇從來不缺初生之犢,一年內,先有陳明憙,後有炎明熹;一個熹字四點水,一個憙字一個心。
陳明憙,不一般的歌星,不活躍甚麼玩遊戲拍劇集,因她是“治療師”,利用音樂治療病人。早前她到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與長者分享“音頻治療”。陳明憙唱出《月亮代表我的心》,與一衆“老友記”分別拿着小鼓、響板等不同樂器、打着拍子大合唱,頓時氣氛熱鬧起來。
陳明憙去年考獲了音頻治療師的認可資格,她説:“成首歌對我來講,好似一個療程。我將有安眠效果的音樂頻率錄了進去,希望大家聽到這隻歌後,可以由失眠變安眠。”
“我在美國讀大學時,曾經嚴重失眠和焦慮。”陳明憙自揭久病成醫的奇遇:“不想用藥物,便不斷找尋自然療法解決失眠問題,最後搵到音頻治療,再與朋友分享,才知許多人都有失眠問題。音頻治療,其實係人類最古老的自然療法。”原來,音樂可以醫人,又可醫自己。
歌壇新生代表中的“創二代”陳明憙,母為唱片騎師黃靄君、父為知名音樂人陳少琪。明憙推出首張專輯《童裝高跟鞋》,隨即獲多個新人及唱片銷量奬,且由歌星兼任音頻治療師。香港藝人潛質難以估量,堪稱佳話。
歌星多如天上繁星,但據資料顯示,現時香港的高等院校均沒有提供相關的音樂治療課程,有興趣的人士須報讀海外大學的本科生課程或網上遥距課程。例如美國會要求申請人參加考試,取得合格後方能擁有專業資格。在香港執業的六十多名音樂治療師均於海外註冊,包括澳加英美等地。歌星搖身變成治療師,還有後來者麼?
高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