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 伴
今天約了友人一同到司打口一間馳名的南洋麵館試食。我早到了些,下車後在巴士站附近的休憩區等候。天氣很好,我很喜歡這一帶,周圍都是澳門街坊,富有親切感。
休憩區有一整排三連座位的長椅,疫症期間,三連座的中間座位貼着封條,提示居民要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放眼望去,一整排長椅上坐滿了老人,我正對面有兩位年過花甲的伯伯,其中一位拄着拐杖,另一位翹着二郎腿。兩人坐在長椅兩端,默不作聲,互不打擾。不久,來了一位阿姨,看來認識拐杖伯伯——“成哥!喂!在這裡看見你!”伯伯臉上馬上有了生氣:“對呀,我日日都在這裡打躉啦!”
交談間,我得知原來拐杖伯伯的親人都不在澳門了,兒子一家在外國,疫情期間完全不能回澳探視。伯伯以前還可回鄉探望其他親人,但早前跌傷了腿,現在遠一點的地方都去不成了。雖然他的語氣輕鬆得像是在說別人的事情,可是每一句都以無奈的輕歎作結。阿姨走後,兩位伯伯終於破冰,二郎腿伯伯說:“我也一樣,子女都不在澳門。日子就是這樣啦,來這裡坐坐又一日了。”然後他們便聊起天來,閒話之間,聽得出因為沒有親人在身邊,他們都感到孤單,每天最大的娛樂便是到公園和街坊“打下牙骹”。
看過一份英國的數據,調查結果顯示,英國有多於二百萬名七十五歲以上的獨居長者,當中超過一百萬名,可能在一個月內都沒有跟另一個活人交談。現今的家庭多是分散模式,人的預期壽命卻逐漸增加,老年人孤獨的狀況在未來可能會更惡化。而疫情的持續,有可能又讓更多老年人的孤單感加劇。
馬路上的車輛絡繹不絕,路人來來往往,兩位伯伯在這張中間貼了嚴肅封條的長椅上坐着說着,在我眼中,竟成為了一種重要的陪伴。
林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