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者三億 死亡主因之一
慢阻肺病人宜盡快打新冠疫苗
【本報消息】世界衛生組織自二○○二年起將每年十一月第二或三個星期三定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今年十一月十七日“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的主題是“Healthy Lungs-Never more important 沒有什麼比肺部健康更重要”,目的強調儘管全球新冠疫情仍持續大流行,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響依然突出。慢性阻塞性肺病仍是全球主要死因,須時刻關注肺部健康的重要。
初染症狀微易忽視
據仁伯爵綜合醫院胸肺科顧問醫生陳洪濤介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病)是一種常見病且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全球目前約有三億患者。由於公衆普遍對其認識不足,往往對風險因素、治療和預防方法缺乏認知和警覺,以致耽誤病情。雖然慢阻肺病不能根治,但有很多有效方法,例如:呼吸康復治療、身體鍛練、自我管理、飲食營養和社交活動等均可改善患者症狀和提升生活質素。
陳洪濤表示,慢阻肺病是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理基礎是支氣管持續慢性炎症和分泌物增多,導致呼吸時氣流受限,從而引起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難等,致殘和病死率高。慢阻肺病的早期症狀如慢性咳嗽和咳痰不易察覺。部分患者早期症狀不明顯或僅季節性出現而被忽略,當症狀逐漸加重或呼吸困難和氣喘時,病情可能發展到較嚴重的階段。根據患者的症狀、急性加重頻率和肺功能測試可概括地劃分為輕、中和重度三類。其中重度患者可併發呼吸衰竭、心臟病、心力衰竭和骨質疏鬆等,罹患肺腫瘤風險亦較高。
煙草煙霧主要病因
陳洪濤強調,慢阻肺病的最主要病因是煙草煙霧,包括吸煙和二手煙。居民吸煙時間愈長、吸煙量愈大,患病率就愈高。空氣污染、長期接觸灰塵和化學品等有害顆粒亦是誘發該病的風險因素。由於大部分患者都是吸煙者,很多時患者和吸煙者都表現相似症狀。因此,應經常保持肺部健康,包括避免吸煙、避免空氣污染或職業暴露,通過定期運動鍛鍊或心肺康復活動保持身體處在最好狀態。
陳洪濤提醒,接種重要疫苗、定期就診和正確用藥,亦有助於保持肺部健康。每年政府都會提醒慢阻肺病患者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便是為了減少病人出現急性發作的機會,及避免併發重症及死亡率。由於現時全球新冠疫情仍然持續,已有許多研究資料顯示,患有慢阻肺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居民,一旦感染新冠病毒病情會較嚴重,出現併發症或死亡的風險將會較高。所以,強烈建議慢阻肺病患者要盡快接種新冠疫苗。
充分評估放心打針
陳洪濤指出,目前新冠疫苗預約系統已經設定一些篩選功能,每名居民在系統預約接種時,須要填寫一份問卷,協助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接種。每個接種站亦有醫護人員為居民評估健康狀況,幫助決定是否適合接種新冠疫苗。因此,慢性病患者不必過分擔心。另外,現時仁伯爵綜合醫院和衛生中心各類門診,也可按居民意願提供醫生評估,如評估適合接種,可即時安排接種,無需預約。如有疑問,可諮詢醫護人員或致電新冠疫苗專線八三九○ · 一四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