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澳門街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澳門街角的裝飾藝術
感受大賽車魅力
Google Map 無遠弗屆
鐵閘圖畫
黃昏美景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29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感受大賽車魅力

田中泓


    感受大賽車魅力

    田中泓

    雖然距離十一月的大賽車仍有一段時間,但在剛過去的五月十八日,藉着參觀新的大賽車博物館,也感受到賽事的魅力。

    五月十八日是一年一度的“博物館日”,我當天安排了許多工作,怎料下午會議比預期早結束,附近就是重新翻新了的大賽車博物館,就進去看一看。

    雖然是工作日,但參觀者亦不少,見到一些附近學校學生放學後特意過來。

    翻新之前,我進過大賽車博物館一次,當時建築物的四層各有功能,除了大賽車博物館,還有紅酒博物館和旅遊活動中心(包括會議中心),每個功能的空間都不大。

    翻新後,整座建築物全用於大賽車博物館,空間安排更好,更有系統地講大賽車的故事。

    地面層是入口層,首先見到東望洋跑道的模型及介紹,還有五十年代的跑車實物。經過像時光隧道的斜行電梯,就到達三樓,該層以格蘭披治電單車為主題,一方面以實物介紹歷史,還有格電的VR體驗區,見等候者不多,我也虛擬地透過帶上VR裝置體驗一下在跑道上的速度感。

    透過新造的羅旋梯往下一層,是以方程式為主題,這層空間更大,除了一些戰車,經過展示歷年賽車海報的長廊,也有方程式賽車體驗區。

    再往下層是房車賽主題及與賽事相關的設施/工作,透過展示,了解到賽事能夠順利舉行,其實有賴各崗位的工作人員。

    整個博物館的題材佈置、參觀動線、空間變化都很合理,運用了實物、多媒體、VR等技術,增加參觀者的體驗,“體驗”這是現今博物館設計的一大趨勢。建築物由於受東望洋燈塔景觀的保護限制,不能建得太高,各樓層都是運用原來建築的高度,因此對展示也有限制。

    我在方程式的一個小展區,留意到有3D打印的賽車縮小模型,是為視障人士而設,設有凸字說明,是整個展館唯一考慮視障人士的設計。

    在這段受疫情影響而留在“自己的房間旅行”的日子,參觀各種主題的博物館,也是一種“旅遊”方式。

    tianzh.mo@gmail.com

    http://tianzh.blogspot.com/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