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10版:經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學者:招聘補助 緩解失業
企業:工資補貼 增聘員誘因
旅業:被日列黃名單 影響微
訪澳客源中產化 人均消費轉弱
貿促局率會展業灣區探商機
穗人行五招穩經濟大盤
(一家之言)精準發力求政策效益最大化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5月29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學者:招聘補助 緩解失業



政府將推出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臨時補助計劃


劉本立

    學者:招聘補助  緩解失業

    【本報消息】失業率高居不下,政府推出臨時措施,企業聘待業居民,可獲補助近兩萬元。澳門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表示,計劃助緩解失業,但建議適時檢討優化,並通過“組合拳”以提高失業者轉業能力。

    鼓勵有能力企業招聘

    劉本立表示,澳門經濟受疫情影響持續,各行各業僱主、僱員面對不同困境。疫情以來政府推出系列的紓困措施,包括現金分享、電消、職業稅退稅計劃以穩住市場主體。面對當前就業市場形勢變化,政府最新推出《疫情期間鼓勵僱主聘用本地待業居民的臨時性補助計劃》,他認為計劃可緩解本地待業人士的失業情況,相關補助是以轉移方式落到僱員身上,但可鼓勵有能力的企業主進行招聘,並協助欠缺人手的中小企聘請本地人。雖然當下環境,計劃對本身經營困難中小企而言或“有心無力”,但有的企業若經營尚算可以,有條件的可盡量配合。當然,失業人士亦需調整心態,“放低身段”。

    該計劃除了政府還需要社會各持份者支持,在後續推行上宜加強與各大社團機構、商會溝通,向企業推介宣傳計劃。此外,推行後根據實際情況檢討成效,如檢視補助金額、時效,以進一步完善計劃,“該加大力度就加大力度”,更要快、精、準以回應需要。

    組合拳提升轉業能力

    談及結構性失業導致市場的供需失衡問題,他建議通過系列“組合拳”以提高失業者的轉業能力。當局可舉辦更多各行業專場配對,如金融業、餐飲業,讓失業者與心儀行業的僱主面對面配對,提高配對成效。“帶津培訓”可考慮取消次數限制,並加強培訓課程針對性,如收集僱主對人資的需求進行開班培訓。舉例中小微企對數碼電子、線上營銷等應用程度薄弱,可針對地開辦相關的課程,一方面提升企業效率,同時增加僱員技能。要改善當下就業市場環境,需多管齊下,才可事半功倍。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