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舊事今説)澳廣視三十八歲了
(散策人間)手書的溫度
(二弦)公道自在人心
(斷章寫義)“長頸鹿語言”給我的啟示
(聲色點擊)念念不忘的冬瓜湯
(杏林外史)呂蒙真的死於關公附體嗎?
(古今亂炖)朱自清〈背影〉是開屏的孔雀
(課餘拾筆)大理
(筆雯集)古代的冷氣機蘇軾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5日 星期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舊事今説)澳廣視三十八歲了

郭濟修

澳廣視三十八歲了

    五月中這幾天,澳廣視出現了祝賀成立三十八周年的廣告。這使我突然想起,原來澳廣視已經三十八歲了。

    我手頭上有本澳門政府新聞處出版的《一九八四年新聞年報》,裡面記載,澳廣視是在當年五月十三日開始試播的。當時,電視台的設立和勞工法律的制定,被稱爲是澳門史無前例的兩件大事,以至於那天下午七點鐘澳督高斯達到電視台巡視,並且透過電視台向居民發表了講話。

    當時,電視台只有大約一百人,其中十二名技術人員是由葡國邀請來澳門協助工作的,其餘八十多名人員是在本地挑選及受訓的。相對來說,電台起步比較早,有先發的優勢,發展一直處於穩定。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澳廣視成立之後,電視台的發展一直都不景氣,經歷了風風雨雨。電視台自己的節目大約只有三成左右,節目素質尚欠提升,而且居民受到電視收視習慣的影響,都是收看香港四個電視台的節目,特別是文娛節目。加上澳門市場小,澳廣視訊號又被禁止在香港與廣東省落地,因此廣告很少,常年處於虧損的狀態,入不敷支,以至於後來那些股東陸陸續續的退出,澳廣視的運營終於完全依靠特區政府撥款支持,成為一個公共廣播機構。經過撞撞跌跌,情況有了改善,澳廣視終於站穩了腳跟。目前,已經有六個電視頻道和兩個電台頻道提供廣播服務,是居民了解本地時事的主要管道。

    筆者曾經在澳廣視工作一段時間。從工作中,筆者覺得澳廣視這些年來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新聞節目。現在雖然被稱爲全民記者時代,不少人看到什麼東西,就可以拿手機拍照、錄音,甚至全程直播,發表議論。但是有時候好多人覺得真假難辨、有疑問,第一時間都會問澳廣視有沒有播出。因爲澳門電台、澳門電視台幾乎每小時都有新聞簡報。如果澳廣視有播出的話,才會相信那信息是真的。這說明澳廣視的新聞節目,已經建立公信力了。

    我們新聞部,每一天都要把澳門重要的新聞發佈到全國城市電視台的網絡,讓各地的電視台採用。尤其是與珠海電視台互換新聞節目。澳廣視也跟內地好多電視台合作,把內地主要新聞及文化體育娛樂等節目轉播到澳門來,有的節目甚至翻譯成葡萄牙語,推介到葡語國家播放,所以現在澳廣視的節目豐富多彩了。

    郭濟修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