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舊事今説)澳廣視三十八歲了
(散策人間)手書的溫度
(二弦)公道自在人心
(斷章寫義)“長頸鹿語言”給我的啟示
(聲色點擊)念念不忘的冬瓜湯
(杏林外史)呂蒙真的死於關公附體嗎?
(古今亂炖)朱自清〈背影〉是開屏的孔雀
(課餘拾筆)大理
(筆雯集)古代的冷氣機蘇軾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古今亂炖)朱自清〈背影〉是開屏的孔雀

亞 瑟

朱自清〈背影〉是開屏的孔雀

    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像極了開屏的孔雀,絢麗奪目,令人一見傾心;但是,它不能換個角度觀賞,經不起細思深究。

    〈背影〉的寫作時間是一九二五年十月。清華學校設立大學部,委託胡適替其物色國文教授,胡適選中俞平伯。俞平伯住在城裡,不願意出城到清華教書,便推薦朱自清去。朱自清由於受春暉中學風波影響,對繼續在中學教書產生了厭倦之情。幾次致信俞平伯,表示希望脫離教育界,請對方介紹自己到商務印書館工作。

    當年八月,朱自清在好友俞平伯推薦下到清華學校大學部任國文教授。可見,〈背影〉作於朱自清結束歷時五年在江浙兩省輾轉任教的飄蕩不定生活、在北京過上安定生活之初。文章發表時間是十一月二十二日,《文學周報》第二百期,署名佩弦。一九二八年十月收入朱自清自己編輯的散文集《背影》中,由開明書店出版發行。一九三○年〈背影〉被收入由趙景深主編、北新書局出版的初級中學混合國語教科書(第三冊)。〈背影〉發表後受到了廣泛的喜愛與追捧,很快又進入了中學語文課本。朱自清的學生、日後成為著名作家的李廣田在一篇發表於一九四八年的懷念文章中所說的:“由於這篇短文被選為中學國文教材,在中學生心目中,‘朱自清’三個字已經和〈背影〉成為不可分的一體。”

    除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近三十年裡,〈背影〉在中學語文課本中銷聲匿跡。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以及八十年代以來,前後相加六十餘年時間裡,〈背影〉都是中學語文課本裡的常客,給幾代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八之一)

    亞    瑟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