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4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路環碼頭漁村情懷
京創新工場文化科技煥活力
高端零售配對會供五十職缺
粵政協凝聚愛國統一戰線
時尚廊推電消五折優惠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8月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京創新工場文化科技煥活力



港澳駐京記者與國務院港澳辦宣傳司及園區工作人員合影


參觀由巴氏殺菌奶生產線改造的休閒場所


鯨世科技技術人員向一行展示數字化文物

    港澳媒體走訪工業遺存老廠區

    京創新工場文化科技煥活力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四日電】國務院港澳辦三日下午組織部分港澳駐京記者走進北京E9區創新工場,了解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與科技融合高質量發展情況,領略北京的文化創新活力,感受工業遺存“蛻變”重生的魅力。

    儲奶罐變雕塑品

    E9區創新工場位於北京朝陽區,前身為北京雙橋乳品廠老廠區。如同北京798電子管廠、首鋼一樣,此處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工業遺存,原有廠房被充分利用,賦予新的動能。

    一行在工作人員引導下走進富含時尚氣息、園林意境的園區。道路兩側,由各種廢棄不鏽鋼管線和儲奶罐等創作的雕塑品隨處可見。透過這些造型各異的雕塑品,可強烈感受到工業遺存與現代文化產業融合重生的獨特魅力。

    文化科企佔九成

    工作人員介紹,該園區由九九工場(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投資運營,以文化科技融合為產業定位。截至目前,園區入駐企業達到一百○五家,業態涉及元宇宙、軟件開發、5G數控及雲計算、人工智能技術等前沿科技和新媒體內容傳播等,聚集鯨世科技、觀正文化、天娛數科、特斯聯科技,以及得物App等一批文化與科技融合度高、成長性好的行業領軍型企業,形成多層次、跨領域的高精尖產業格局。目前,園區內的文化科技類企業佔比超過百分之八十八。

    在7號空間站,仍然保留着新中國第一條巴氏殺菌奶的生產線。如今,這裡已成為居民創新體驗的複合型文化空間。在鯨世科技,利用數字技術讓“文物活起來”的展示讓人耳目一新。大屏幕裡,一件件古老文物,經過數字化處理,恢復原有品貌,質感細膩,逼真驚艷,觀者可三百六十度觸摸文物,無死角欣賞,移動旁邊的油燈,還可模擬出暖暖的光影效果,給一行留下深刻印象。

    還有以影視製作為主的觀正文化公司,其創始人曹志雄,原為傳統媒體人,其分享公司用文化創新講好中國故事的事例,贏得現場陣陣掌聲。

    京文產指數居首

    近年,北京以“科技為文化賦能、文化為城市賦能”,立足全國文化中心,持續推進文化產業發展引領區建設。二○二一年,北京規模以上文化產業實現營業收入一萬七千五百六十三點八億元,在全國佔比約百分之十五;文化核心領域實現營業收入一萬五千八百四十八點三億元,佔總收入比重達百分之九十。另據最新公佈的“二○二一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顯示,北京再次登上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榜首,連續六年在該排名中保持第一。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