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12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我們的李松大哥
(西窗小語)抹黑國際援巴機構圖斷捐款
(一格藍山)買衣服
(第四人稱)天氣預報
(拾光者記)摸魚
(夢寐園)生兒子不是任務
(幸福魔法)這麼近那麼遠的想望
(尋樂人生)我們雖受挫 願同業成功
(筆雯集)劉克莊詠梅卻倒霉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2 9月7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夢寐園)生兒子不是任務

林 月

生兒子不是任務

    朋友有個快要三歲的可愛女兒,那天聚會時聊到是否要生二胎,忽然間她幽幽地說:“如果能生一個兒子,我便完成任務了。”我有點訝異地皺起眉頭,不想身邊已結婚生子的朋友們竟然一概點頭同意。原來朋友的夫家一直在給她壓力,公婆甚至還說過孫女將來是個“蝕本貨”的話。這讓我大感震驚,原來重男輕女這種封建思想,在這個新世代仍然沒有消亡,連我們的下一代都恐被波及。

    考究了一下,重男輕女的觀念常見於父權社會,女性要從父權中獲得權力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服從”,在許可的情況下依靠男性得到力量,像是古代女性常仰賴生個兒子而使她們的家庭地位得以提升,冀盼能“母憑子貴”;二是女性逼迫選擇展現出更多“陽剛”氣質,故現今職場上,很多女性位居高位時都會表現得很“硬淨”,但這樣又會被男性視其為威脅,從而被貼上“不夠溫柔”、“欠缺女性特質”的標籤,可見男權社會之下女性的強烈壓抑。

    重男輕女的思想對社會造成許多負面的影響,最殘忍的是它剝奪了很多女孩的生存權利。直到現在,印度每年也有近二十四萬名女嬰由於家長疏於照顧,因營養不足及醫療問題而喪生,這個數字還不包括墮胎等產前死亡。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即便女孩們幸運地能健康成長,但在過程當中,父母總是偏愛其兄弟,這樣為她們造成了不能磨滅的心理創傷。一位朋友的父母一早宣告了,家中的財產全是留給弟弟的,沒有考慮過她的意願,便下令弟弟的婚房首期要由她支付,更叮囑她不要和弟弟計較。但往往出生在這種充滿不公的原生家庭,很多女孩又會願意付出更多努力,嘗試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更加孝順,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這似乎是一種不能掙脫的魔障。

    (二之一)

    林    月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