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B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隨筆)摔跟頭隨想曲
(西窗小語)美鼓勵烏把戰火燒到俄本土
(一格藍山)燒賣
(第四人稱)沒有答案
(拾光者記)正義守護者
(夢寐園)母親的快樂
(幸福魔法)莫名其妙的恐懼
(尋樂人生)車上遇到談吐有禮的小孩……
(筆雯集)從肥婆肥佬說到肥仔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5月15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拾光者記)正義守護者

木 芹

正義守護者

    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則帖文,一位本地網友分享說,她在車站候車時,遇到很多人試圖插隊,幸好車站的工作人員非常熱心,不僅不斷勸告那些人不要插隊,還幫忙用身體擋住車門,確保那些正常排隊的乘客可以先上車。網友稱這位工作人員為“澳門雨夜公交車之正義守護者”。

    我由衷佩服這位熱心的工作人員,從工作的角度來說,插隊的人何其多,倘若只為了保住飯碗,他們大可喊喊口號提醒一下就算,不必親身介入。何況,選擇了“嚴格”的方式去維護秩序,對他們而言,除了增加被人罵、被人撞和被人投訴的風險以外,一點好處也沒有,完全是吃力不討好。但偏偏,他們就是“路見不平”,願意付出額外的努力來幫助那些遵守秩序的人。

    這讓我想起了另一次經歷。早前排隊過關的時候,一個阿姨插了我的隊,當我斥責她、雙方陷入口角時,工作人員只輕飄飄地勸我們不要再吵。表面上看,這樣的處理似乎是在維護秩序,但這是否也是一種對規則破壞者的縱容呢?當違規行為沒有受到相應的懲罰時,那些人只會更加肆無忌憚地認為“佔便宜”是有利可圖的,進而更加大膽地踐踏公德的界限。

    那些習慣貪小便宜的人,往往不會自我良心發現。他們改變的契機,往往源自於意識到違規行為會帶來損失。因此,道德的培養並不僅僅依賴於教育和宣傳,還需要配合一套合理的激勵制度,明確地懲戒不當的行為。

    我們需要更多像巴士工作人員這樣的“正義守護者”,只有當更多人願意站出來捍衛規則、發聲及採取行動時,那些少數的插隊者才會有所收斂。相比之下,那些希望息事寧人、避免衝突的態度,雖然看似“大事化小”,卻無意中助長了不正之風。

    木    芹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