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C08版:新園地 上一版3  
      本版標題導航
(懷人)寫在追悼饒芃子教授的儀式上
保健周詳
(散策人間)打掃心中的房間
(二弦)從街道名稱想起……
(斷章寫義)詩人的足跡
(隨筆)取悅與分享
(杏林外史)抽筋的王羲之
(古今亂炖)刀郎給了這時代一個夢想機會
(宇宙園丁)初見小田原
(筆雯集)今日大雪 雪中送炭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4 12月6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斷章寫義)詩人的足跡

鏏 而

詩人的足跡

    黃文輝在《感受澳門》中寫作如信手拈來,深入淺出……當中更有不少“獵奇”情節,是很多生活在澳門多年的澳門人都未必了解的。

    【摘自:〈蓮花地暗藏文物建築“玄機”〉,余盈,《城與書》,二○二四年十二月】

    “賈梅士真的來過澳門?眾說紛紜。多數人說他曾在此經商,也有權威人士舉證:賈梅士從沒來過澳門。”澳門筆會文學散步活動的導賞員兼澳門詩人黃文輝娓娓道來。其分析鉅細無遺,令人神往。即使賈梅士真的沒來過澳門,但其詩文遍地,雕塑和畫像隨處可見,在我看來,賈梅士的足跡像春風吹過大地,潤澤人心。

    澳門就是如此奇妙的方寸之地,各地文化不着痕跡地存在着,例如土地廟,澳門的土地廟沒有驚天動地的架勢,像個平靜地守護着居民的長者,安分地分佈於各處。沙梨頭土地廟比較亮眼:位於街角一隅,依山而建,林蔭之下,巨石、古廟、香火杳杳……煙火中帶着世外桃源的脫俗。及後,我隨大隊在小街巷遊走,經歷數段樓梯,幾個轉角,果然就到了桃源般的白鴿巢公園。我們站在賈梅士銅像前思考他神遊的足跡,“有說:沒有大戶人家會愛上賈梅士這種外族人士的,而賈梅士也很難會愛上充滿魚腥味的蜑家妹。”黃文輝這一段輕描淡寫,卻給我腦海湧入無數想入非非的偶遇場景。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我覺得,如果“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的燒燬,可以遺留“大三巴牌坊”;如果“大三巴牌坊”那西式教堂的立面,可以寫下中文;如果墓地(基督教墳場)可以充滿生氣……這世上大概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一如多數澳門人,我主觀地相信賈梅士曾經來澳,並堅定地隨詩人的足跡遠行。

    鏏    而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