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top top
第A05版:澳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標題導航
國安展錄五萬一人次參觀
各界觀展了解國安內涵
港澳台媒妙峰山體驗民俗
青少音樂家助融國家大局
     [ 設為首頁 ] | | [ 返回主頁 ] |
今日日期:     版面導航
當前報紙日期:
2025 5月10日 星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放大 縮小 默认        

港澳台媒妙峰山體驗民俗

(王維 圖)


太平鼓表演


藝人在表演中幡絕活


金隅琉璃文創園職員介紹龍鳳壁


記者參觀窯洞遺存

    港澳台媒妙峰山體驗民俗

    【本報駐北京記者王維九日電】北京市新聞辦、北京市門頭溝區委宣傳部八日組織駐京港澳台媒體記者近二十人走進北京市門頭溝,並探訪了妙峰山景區、金隅琉璃文化創意產業園,深度體驗京西最古老廟會的民俗文化魅力。

    妙峰山廟會始於明代,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歷史,被譽為“中國民俗活化石”。一九二五年,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率隊考察妙峰山廟會,開創中國民俗學田野調查先河,使其成為“中國民俗學發祥地”,並在國際漢學界享有盛譽。廟會主奉象徵生育與平安的“碧霞元君”,其文化信仰堪比希臘神話中的母神赫拉,承載着東方民間文化的深厚底蘊。

    走進妙峰山景區,傳統民俗廟會特有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鑼鼓聲中,各具特色的非遺技藝輪番登場,香會成員踏着鼓點扭起地秧歌,太平鼓隊以傳統技法敲擊出富有韻律的節奏,石鎖表演者赤膊上陣。

    妙峰山花會協會副秘書長楊潮玉表示,本屆廟會自四月廿八日至五月十二日持續半月。期間,遊客可沉浸式體驗“燒子時香”祈福儀式,觀賞“六郎莊五虎棍”、“小紅門地秧歌”等非遺技藝展演。其中,武會以高蹺秧歌、舞龍舞獅、中幡等傳統技藝彰顯民間藝術活力;文會通過舍粥、舍茶、舍緣豆等民俗傳遞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

    (王維  圖)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