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擔責任 助家庭正向發展
在第卅二個國際家庭日到來之際,社工局聯同四十多個社服機構舉辦“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今年活動圍繞“家事分工”展開,推動家庭成員共同承擔責任,並建立溝通、包容與尊重的家庭文化。這項大型倡議不僅反映社會重視家庭問題,更折射當代家庭面臨的深層挑戰。
澳門與其他地區一樣,普遍面臨諸多家庭問題。一方面,性別不平等導致家庭責任分配失衡,女性往往承擔更多家務和育兒責任;另方面,代際價值觀差異明顯,年輕一代與長輩在育兒理念、生活方式上存在分歧。生活節奏快,成員間缺乏有效溝通,也容易滋生矛盾。
家事分工看似是生活瑣事,實則是家庭和諧的重要支點。今年“幸福家庭月系列活動”透過嘉年華、工作坊等三百多項活動,從多個維度化解家庭矛盾。尤其將“家庭事務管理”、“家事分工”作為推廣重點,直指家庭關係的核心問題,通過活動引導成員共同參與家庭運作,打破性別與角色的固有束縛,不僅合理分擔家庭責任,在付出與收穫中感受到自身價值,更能在相互體諒、協作中,厚植溝通、包容、尊重的家庭文化,為家庭幸福奠定堅實基礎。
澳門經濟結構多元,旅遊、博彩等行業對人力資源需求大。當家庭成員合理分擔家務,能使更多勞動力從家庭事務中解放出來,投身社會生產,藉以提高整個社會的勞動力供給質量和效率,為澳門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歐國家正推行“育兒假性別配額制”,強制父母雙方共享育兒時間,推動家庭責任平等;新加坡設立的家庭服務中心,提供婚姻輔導、親子教育等一站式服務,及時介入家庭矛盾。這些做法都為澳門進一步完善家庭服務提供了思路。
當代社會正經歷家庭結構多元化、生活節奏加速等變革,家庭矛盾日益凸顯。本澳除了借鑑國際經驗,更應結合政策、教育與社區力量,讓“家事分工”、“平等溝通”成為社會常態,實現“共建幸福家庭”願景,同步推動澳門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夏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