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設十六粵港澳聯營律所
【本報記者廣州一日電】廣東省司法廳公佈,深圳法治先行示範城市建設成效顯著。深圳在廣東率先開展粵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從去年七月,廣東首家中外律所聯營辦公室在深圳前海落戶。截至今年五月,深圳累計引進十家外國律師事務所設立駐深圳代表處,設立十六家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網覆蓋全球。
法治城市深先行
深圳獲評全國第一批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市,成績突出:連續四年獲“營商環境口碑最佳城市”;十一項法治經驗成果被中央部委向全國推廣,出台十九部有首創意義地方性法規等。
在營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深圳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從個人破產條例方面破冰,到首創“全流程嵌入式”技術調查官模式入選國家典型案例,深圳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其中,二○二一年率先出台《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建立個人破產制度,設立首個破產法庭及破產事務管理署,發佈首個個人破產重整案件審理工作指引,促進主體“經濟再生”。
二是深圳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標準思路,深層次打造高水平營商環境,累計迭代推出一千五百多條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去年,深圳全市新登記經營主體逾五十六萬戶,平均每月新增經營主體近五萬戶,累計四百四十萬多戶經營主體,增幅居全國首位。
破跨境司法難題
三是深圳將涉外法治建設納入法治城市建設佈局,率先制訂涉外法治建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率先建立聯動四十七家成員單位的涉外法治統籌機制。深圳司法局發佈《深圳市涉外法律服務指引(二○二五)》,為外商來深投資、興業提供涉外法律服務和資源,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高水平法律服務。
四是深圳法院以制度創新,破解跨境司法協作難題。二○二二年七月,深圳龍華區法院建成涉外涉港澳台家事審判中心,集中管轄全市一審涉外涉港澳台家事案件,跨境家事糾紛調解撤訴率達八成半以上。同時設立深圳市檢察涉外法治研究院,最高檢察院在深圳設立國家檢察官學院粵港澳大灣區分院。
五是為培育國際一流法律服務機構,深圳印發《深圳市律師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二○二三至二○二五年)》,並在廣東率先開展粵港澳律師事務所合夥聯營和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試點。
六是深圳持續加強和創新涉外公證法律服務,指導推動公證機構在國際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等方面,為中國企業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去年,深圳公證機構辦理涉外公證八萬四千件,其中涉外經濟類公證接近二千二百件。